我把自己给研究生上课与部分老师的对比情况讲出来后,贵大另一学院一名研究生称他们学院导师给研究生上课的情况和经济学院差不多,缩水情况也很严重。我希望他和他的同学能够把哪些导师,哪些课程,缩水的比例真实地公布出来,督促问题的解决。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希望我们的研究生、网友仅仅只是看问题的表象,去谴责和声讨那些严重缺课时的老师。把问题全部归结为师德和老师的品行是不恰当的,也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那么贵州大学研究生授课缩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本文的核心意见是当单位课酬不足以尊重敬业老师的高质量劳动,缩减课时又成为事实上普遍的潜规则而几乎不用担责,发出改革的声音意味著自讨没趣、自取其辱和自戕的情况下,老师缩减课时是对所处环境的理性行为选择。而因为良心和职业道德底线不缩减课的敬业老师是在不理智地自己增加自己的教学成本和投入,而得到的收益和缩减课时的老师是一样的。
因此在事实上鼓励员工偷懒,而真正的敬业却得不到尊重时,趋利避害的本能结果就是缩减课时,偷懒。
而谋求制度、潜规则的改变短期内既费时,又不讨好,特别是没有权势的杨绍政教授在在这样的问题上发声所引发的必然是在鼓励偷懒潜规则下庞大利益群体的软性抵制、强制扼杀、仇视和诋毁。可是如果不改变这个现状,将会是一个学校、甚至一个民族精神的重创和毁灭。
如果下定决心改变这种局面,让学校变为鼓励卓越,优秀和敬业,约束偷懒、平庸和胡作非为,特别是胡作非为的领导干部;让那些真正敬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员工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体现,而偷奸耍滑、胡作非为的风险极高时,贵州大学就将是诚实、正直、爱岗敬业、高水平、高能力人的天下,而不是武大郎的天下。这样的示范作用,才会重塑贵州大学的师生员工的精神和品格。如果是这样,建成世界高水平一流大学会成为难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