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讨论。今天本来打算让四个同学上来讲解——经济学研究对象中关于制度约束这一块找两个同学,然后关于研究方法这一块找两个同学。但研究对象这一块一个同学就花去了我们一半多一点的时间,现在就只能再找一个同学来讲解。你们自己主动报名。首先说一下,关于写我的《微观经济学哥白尼现象》今天暂时不讨论。因为这篇文章我会专门抽一次时间给你们讲解,讲解以后你们再来讨论。而且我还不知道你们读懂了我的文章没有?我跟你们讲,这个学期给你们上课,杨老师全部是讲自己的思想。既然是讲我对很多经济学理论的认知,那肯定有的是以我的文章为基础;有的不一定——我思考非常成熟的,还没形成文章,可能即将形成文章,也可以讲给您们。
现在写那个关于波普的《猜测与反驳》读后感的,还有就是弗里德曼、张五常的都可以。李婷淑同学你来讲。然后李婷淑谈了她对《猜测与反驳》的读后感。
杨老师讲:同学提问,给她提问题。我请问同学们,我给你们讲的波普的这一块的理论,有多少人听懂了?我记得我讲的蛮清楚的嘛,应该是很清楚的吧。然后我又给了你们文献——《猜测与反驳》,有多少人读了?我让你们写这个作业,假如你们明确要写知识增长的问题——波普的科学理论这一块,那么肯定就是要把我讲的搞懂:搞懂以后你还要去看波普的这些东西,比如我给你们推荐的《猜测与反驳》;如果你们还有时间,就要去看比如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还有就是张五常的那些东西,包括林毅夫的,这些东西应该去读;读了以后你们要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你才可以写出东西来。这要花大量的时间,如果你把那些东西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来这里就和别的课一样随便应付一下,混一下,那你们有多少收获呢?
我要你们提问,你们不提问,我就给你们讲一下。
你那个文章还是有些思考,而且读了文献。但是有些东西的话也可以思考。比如说科学与伪科学,按照波普的定义,伪科学是不是就一定是很讨厌的东西,你要思考?我们原来讲一个人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一个人的某种说法就不科学,不科学的就是伪科学嘛。我们现在讲的那个科学和伪科学,和原来的意义是不是一回事?比如说在波普那里,宗教是不是伪科学?是,但是宗教有没有它生存的空间?我们要思考。比如说在西欧,在北美,在澳大利亚,他们这些国家信教的这些人占人口的比重比较大,在他们的国家反而信无神论的人是微乎其微。这个也要引起我们思考——他们为什么觉得宗教信仰在他们心目中就那么神圣?非科学的宗教,他们为什么这么认同?科学可以被证伪,这是它的一个标准,但是被证伪的那个科学或理论是不是就错误的?我们也要思考。比如说一个理论,它被证伪了,被证伪的理论是不是就是错误的理论?好多理论被证伪了,这些理论就是错误的?这个理论本身有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呢?有还是没有?没有,为什么?有的话,又是为什么?
前几天我写过一个微博,我觉得那些问题蛮有意思。本科的一个同学写过一个文章——《真理的勇敢追求者》。她读了我的那篇文章之后很震撼,觉得我坚持真理,然后对杨老师赞誉有加。我写了个评论性的评语——我说坚持真理啊,如果觉得那个真理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要去捍卫。假如说杨老师有这样想法的话,那你就误解杨老师了。杨老师从来没有说过我要去捍卫真理。为什么,知道吗?我说捍卫真理的人有可能成为独裁思想的捍卫者,有可能打着捍卫真理的旗号去攻击、去伤害持不同思想,持不同认知的人群,知道吗?特别是打着捍卫真理旗号的一些人和公共权力,和那种绝对的公共权力结合在一块时侯,那它就会成为祸害人类的罪魁祸首。你们想一下,在一个比如说言论自由受到宪法保护的,行宪政的这么一个社会有没有指导思想和非指导思想?注意,我们国家有没有宪法?有。我们国家宪法里面规定了有没有言论自由的条款?有。只要我们有宪法,宪法里有言论自由的条款,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那么政府的行政是不是就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依据?是不是?如果政府是依据宪法来行政的话,那我们就是一个行宪政的政府。知道吗?所以我们国家有宪法那个东西的话,就应该依据宪法那么干,是不是?在一个有宪法,而且言论自由受到宪法保护的,行宪政的社会里面,既然是言论自由,那么各种言说该不该受到保护?该不该?任何一种言说,只要宪法承认是言论自由的,那他的言说就应该和其它任何的言说平等。将某一种言说规定为指导思想违反宪法的言论自由条款;和宪法的言论自由是根本背立的。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就来看,是不是对的那个就是真理?是真理要去捍卫它?不是的,波普也是那样讲,被证伪的理论,请问它是不是就错误的,你原来的文章意思就是说被证伪了,我的这个理论就可能是错误的,这个我们要思考。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讲的,比如说一个理论被事实证伪了,我就可能有一个新的理论来取代它。如果一个理论被某个事实证伪了,但找不到更好的理论,那请问这个被证伪的理论还要不要?被证伪的理论还被使用吗?波普认为被证伪的理论还会被使用。波普还认为,人们找到的新理论取代旧理论,就实现了知识的增长。
还有一个问题,研究经济学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是认识世界,一个是改造世界。经济学者中,既要认识世界又要改造世界的是谁啊?是马克思。他在有生之年就是这样,既要研究哲学、经济学,又要建立政治组织,投身革命,让资本主义灭亡。但是大部分的经济学者仅仅从事认识世界的工作。学者是不是就要去改造世界?是不是?还有我在上课的时候,有本科生问我,杨老师,你讲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你又不能改变这个现实,对不对?怎么样认识这个问题呢?我告诉你们,我是这么理解的,我把我定位在一个经济学者的位置上。一个学者他的地位是什么,知道吗?我觉得学者的任务是创造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知识本质是什么?是认识世界,认识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因为对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我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有我这个认识,我在这个世界上有可能就是独到的,也可能就是超前的。作为一个学者,本质任务就是来认识世界。学者比别人有更深的认识,那就是说有知识创新的贡献。学者认识这些东西以后,来改变世界,那该如何做?那是不是也由学者本人来做?不是。那应该是认同这个经济学者的思想,接受他的观念的人们,这些人可能是政治家,可能是公众,他们形成社会力量。通过他们形成政策然后来改造这个世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个社会是有分工的,学者使人类认知向前推进一步,如果能够让其他人所接受,他们能够改变这个世界,通过分工与合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还有就是那个同学讲的,有一种方法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才认识世界。政府官员要去制定一个什么政策,然后让学者给他们敲边鼓,给他论证政策的合理性——这样搞,是有道理的。我想请问为了改造这个世界,按照你的想法的话就是一些政治家他要改造世界,那他怎么知道这么去改造就是对的呢?改造的方向就一定是符合人类文明方向的呢?你都没有认知这个世界,你怎么可能先把这个方案定下来呢?我觉得这里最基本的问题还是要先有认识,然后才可能谈得上改造;不是先有改造再去认识。想过没有?还是要思考。
有人说杨老师你讲的是国外的情况,中国有中国特色,那个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告诉您们我从来没纯粹讲国外的东西。我讲的东西,第一,就是用证据说话,第二,就是用事实说话,经得起检验,经得起推敲,你要说杨老师错误的话,那除非证据有问题。只有那些喊空口号,对世界有着虚幻的认识,脑袋中毒的人才会觉得杨老师偏激。你质疑杨老师,要用事实、用证据来大胆质疑,你不能是凭空的,比如你认为怎么样,那个是主观的。
这些是我看了你写的东西后,引起了我的一些感想。我相当于抛了砖,你们的玉要引出来哟。
有同学问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
杨老师说,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我请问同学们,真理有没有绝对的真理?有没有?没有。在波普这里没有绝对的科学,所有的科学都必须满足可证伪性——一但被证伪,就有可能有新的理论取代旧理论;现阶段这个理论没被证伪前可能被使用,被证伪后没有新的理论取代它,它就照样被使用。那这样的话,有没有绝对的真理?有没有绝对的科学?没有啊。而且我告诉你们,真理是主观的猜想,假说或者理论。我解释一下,什么叫证伪?所谓证伪,你的理论相当于是你脑袋里的一个主观的猜想,或者说一个假说怎么被证伪呢?必须用事实用来证伪。比如说你预测了现象发生,结果现实里没有发生,就证伪了理论,说明理论不成立。这是事实来反驳这个理论,来反驳这个假说。
这个理论能不能够被证明呢?在波普这里,理论永远不能被证明,永远不可能被证实。那你又会问我,我们好多定理不是都被证明吗?那证明的这个定理是不是就是被证明、被证实呢?这里的证明只能是这个模型本身逻辑结构是一致的,是自洽的。一个理论内部不能是胡说八道的。不能说这个理论本身被证明了,被证实了,这个也不行。只能讲这个理论预测和解释了什么现象。它能解释一些现象,肯定它还有一些现象解释不了,解释不了的事实就证伪了它,我在上次课的时候讲的非常清楚了。
我读了波普的很多东西,最大感受是一个大家,你读他的书,他的一本书被您读通了,就一通百通。真的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首先你们要有信心,杨绍政这么笨的人,都能读懂波普,你们比我年轻,比我更有天赋,你们不理解波普,我不相信,除非你们是脑残人士,已经被洗脑了。
张五常专门有一个文献,你发现没有,它和弗里德曼讲的方法论以及波普的方法论是有关联的。我们这个课是研究方法论,那么希望您们要知道张五常在证伪这个方面,他是怎么认知这个问题的?他的认知和波普、弗里德曼有什么不一样?张五常是怎么认为被证伪理论的?比如说这个理论解释某个现象,预测不了,被证伪了,张五常怎么办的?他说假如一个现象证伪了某个理论,他就说这个时候可以修正这个理论。张五常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他是不是完全沿着波普的路径来的?没有。波普正好是非常反对这个做法的。他就认为不能修正。波普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批判计量经济学》。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完全是有问题的。你们去网上查。
经济学家中理解波普最深的是弗里德曼,张五常的理解和弗里德曼有差距,林毅夫更有差距,杨老师的差距还要大。但杨老师是个求真知的人,不是不学无术、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