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政: 巴中市交通大发展的经济影响及建议

广巴高速、巴南高速、巴达高速,巴中至桃园高速、乐巴、巴达铁路陆续峻工后,巴中将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射状图和结束巴中没有铁路的历史。界时,巴中到西安、成都、重庆等大都市的车程将在3—4小时之间。

巴中交通的大发展缩短了巴中到周边大都市的时空距离、市场半径,降低巴中的物流成本,提高了巴中的物流效率,使得在巴中集聚生产要素——资本、劳动、人才成为可能。

没有通高速公路前,巴中到成都、重庆、西安均要10-20小时,通高速公路后,到这些城市的行车时间只需4小时左右。

高速公路不仅速度快,而且通行能力强。高速公路全部通车后,巴中到周边大城市的人流、物流通行能力将提高几十倍。巴中铁路修通后,巴中与兰州、新疆、成都、重庆等城市都将实现铁路客运与货运。到时巴中的农产品、工业品各种生产要素可以方便快捷地销售到全国市场,全国其他地方的产品和各种投入要素也可以方便高效地流向巴中地区。

大交通形成后,低廉高效的物流成本将使得巴中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巴中造”将不再受狭小的市场空间的限制,这为巴中的规模生产经营创造了可能条件。

要使巴中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分工,巴中只有充分利用好一个现实优势和一个潜在优势,大规模吸引巴中缺乏的资本和人才,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在巴中集聚、发酵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实现巴中经济的腾飞。

这个现实优势就是巴中作为革命老区和欠开发地区,有着廉价的土地等自然资源。与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相比,巴中的土地等自然资源要便宜几十、甚至上百倍,这是巴中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现实优势。

潜在优势是指巴中如果能够进行制度创新,能够形成吸引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巴中集聚,进行创业的制度安排,那么巴中就将实现经济的发展。

具体讲,这些制度创新包括形成高效、精干、廉洁、务实的政府机构的制度安排;纳税人和企业监督和参与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政府从与民争利的竞争性行业退出的制度安排和激励和约束政府提供高质量、低成本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创新在其他地方还没有完全实现,如果巴中能够在这方面先行一步,严格约束政府行为,保护资本、人才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合法收益,为他们提供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并受到纳税人等公众的真实有效的监督,那么就不愁吸引不到足够的资本和人才,不愁本地民众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进行资本、土地投入经济价值更高的用途,这样巴中就将形成一个投资、创业、生产的理想乐土,巴中将实现政府税收增加、人民富裕、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

关于高速铁路的建议:2008年以来,全国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高潮,如果巴中与高速铁路无缘,那么巴中将在新一轮的交通格局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于巴中进一步扩大市场半径极为不利。为了扭转巴中在未来交通格局中的劣势,巴中要将广元——达州的高速铁路力争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这样将形成新疆、甘肃经广元、巴中、达州、万州、宜昌、武汉、上海的快速通道。如果这条高铁能立项,巴中到成都、重庆、兰州、西安、武汉等都将实现高速铁路的连接,巴中就将为经济的腾飞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条件。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