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不普及的时代,一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识文断字的能力,才能通过文字这个工具去阅读更多的书籍,了解更多的更广阔的天文、地理、人文等领域的诸多现象,有的还会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形成文字,终稿成书,供同时代及后人阅读和思考。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目不识丁,无法理解读书人的知识和见识,只能在自己活动所及的时空范围内从事谋生和认知世界,可以讲见识是很少的。虽然这些普通大众目不识丁,见识少,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尊重读书人,认为见多识广的读书人远比自己懂得多,知书达理,是自己和乡邻敬重的人群,是子女和后代学习和仿效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共识,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被尊为除上天、自然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生身父母之外的最受敬重的人。
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知识成了一个人的耻辱和灾难。首先,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有极左思想的人把知识分子排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特务、叛徒、走资派的后面,名列第九。流入民间,对知识分子谑称“臭老九”。”[1]其次,响应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提批评意见的知识分子等被打成右派分子。“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复查统计,全国共划分右派份子552877人。复查核实改正错划(并未平反真正“右派”)右派533222人,占总人数 97%。但学界对此人数统计认识并未统一。至1986年,约剩下5000余名右派。消息人士称,至90年代中期,只剩下不到1000名“右派”。其中中央级“右派”只剩五人。”[2]再次,“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为社会的潮流。不学无术、考试交白卷的张铁生被捧为“白卷英雄”。交白卷的张铁生不但被保送上了大学,而且在读书做学生期间,就当上了就读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3]最后,被自己所教的学生批斗、打伤、打死的老师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普通人的价值观、是非观是完全颠倒的,把荒唐的违反基本常识和人伦底线的现象和行为视为常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还会参加进去制造更多的荒谬。我的一位朋友讲,他的姑父是一位农民,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抽旱烟时,不小心烟灰落在报纸上毛主席像的眼睛上,刚好烧了一个小洞。他的姑父被人告发伤害毛主席,被当地革命干部和群众批斗一整天。我认识的一位年近70的人讲过他任教的小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红小兵在自己的右派老师上课时将打倒右派分子某某(老师的名字)的纸条涂上口水,贴在右派老师的背上。屈辱的老师只能哀求学生,好好上课,下课再贴在他的身上。另一件事情是一位女老师将印有毛主席头像的书坐在屁股下面时,被人告发侮辱毛主席。于是革命师生就押着这位可怜的女教师游街示众,凡是有毛主席像的地方,这位女教师都被迫下跪认罪。我的一位乡友讲,他的小学体育老师与人有隙,遭人构陷。构陷的方法是构陷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将“毛主席万岁”的大字写在校园操场的跑道上。天未亮时,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在写有“毛主席万岁”的跑道上跑早操。等到天亮时,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将毛主席踩在脚下的反革命事实,证据确凿,他的老师被判刑15年。我的一位邻居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工厂的一群年轻工人在一起休息,收听收音机时,突然收到了国外的频道。大伙觉得新奇,就一起收听这个频道。没想到马上被人告发收听敌台。公安人员紧急出动,将这20几个年轻人抓捕。他们全部被判刑劳教。
这样,普通的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形成的基本共识是: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不如共产党亲;要学习毛主席“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阶级敌人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于是上天、自然界、生身父母都必须让位与毛主席和共产党,更何况与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近乎同类的知识分子呢?
于是,虽然自己知识缺乏,见识少,但是政治地位可比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高得多。卑贱者最高贵。于是近乎文盲的见识短浅的革命群众的是非观就是共产党讲的、毛主席讲的就是真理,凡是与共产党、毛主席讲的不同的人就是反革命;反动派,反革命就是敌人,要被人民专政和镇压。
一般情况下,知识越多的人,越容易看出革命群众是非观的反常识、反逻辑的荒谬性,越容易戳穿没有穿衣服的光屁股皇帝的新装的荒谬性,也就越容易被视为反动分子了。于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就成为了无知者的共识。无知者再也无需对有知者保有尊敬之心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嘛。
改革开放后,收听国外电台再也不是收听敌台的反革命活动了,印有毛主席像或国家领导人的报纸被垫在屁股下面的人再也没有听说遭受侮辱了,知识分子再也没有被公开宣称为“臭老九”了。可是在历次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受毒害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至今都没有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常识。在那个非人的年代,他们是造反派、保皇派,是告密者,是对地、富、反、坏、右、特务、叛徒、走资派和知识分子残酷无情的革命者,视知识分子如粪土,知识越多越反动是他们的信条;现在他们不敢公开宣称知识越多越反动了,但是他们坚定地认为知识越多越糊涂。
现在还有一股势力,他们让我们的国民只接受正面信息,把负面的信息过滤掉。这样让国民难以全面了解社会和世界的真实状况,我们的国民对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偏颇的和虚幻的。长期处在这种只接受部分信息的不真实环境中的缺乏思考的人们,当有更多知识和见识的人讲出了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要阻止国民去认识自己生活的真实环境,阻止国民全面接受信息的危害性时,这些片面之人反而认为那些有知识、有见识的人偏激,是读书读多了,知识越多越糊涂。于是谁要是去研究历史的真相,戳穿现实的某些虚假性,而且事实确凿,他们都可以视而不见,敌视地认为那些坚持真相公开,揭穿谎言的人们破坏了他们内心的秩序和现实的和谐,并且认为历史都过了,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必要去讨论呢?去探究现实的真实干什么,执政党在想什么,你就想什么,提意见也要按照他们的思路来提,才有价值和意义呀,否则是自讨没趣,自讨苦吃。
由此看来,历届政治运动的作恶者、只让国民接受片面信息的势力及其被毒害者都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越多越糊涂的铁杆支持者。无知者无知无畏,坐井观天,却反而认为有知识和有见识的人是反动者,糊涂人。如果这些人成了社会的所谓主流,那么有知识和见识的人群首先就要倒霉,当然无知者和整个社会最终也要支付相应的惨重代价,不可避免。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无知者并不可怕,只要他们有自知之明和对有知识、有见识的人群保持尊敬。可怕的是这些无知者被社会的不良势力操控和毒害,无法无天,视无知为光荣和正常,将有知者看成是异类和不正常,癫狂地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越多越糊涂。
[1] http://baike.baidu.com/view/520904.htm。
[2] http://baike.baidu.com/view/487444.htm。
[3] http://news.sina.com.cn/c/2003-12-31/10241472957s.shtml。
“北大等13校联考1天考7科 持续12小时”令人震惊
“北大等13校联考1天考7科 持续12小时”的新闻令我无比震惊。对于这样的联考,江苏省居然有一千多名考生应战。
我不知道这些考生及其家长想过没有,一天考7科,持续12小时的联考是在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和综合素质吗?这简直是对17、18岁年轻学子身体和心理的折磨和摧残。连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入门考试的安排都敢这样肆无忌惮地一天连续12小时来折磨和摧残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体力、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不以学生为本。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大学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管理科学、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于这样的大学,我们的家长也放心花费血汗钱将自己的孩子托付出去?我们的学子也敢去冒险,将自己人生最宝贵的几年青春时光去做赌注?对于如此管理水平的大学,不读也罢。或许还可以少受些摧残和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