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思考的一些东西颠覆了我以前的学术思想,太令人震撼了。以前我的改革观是把企业改革为在自由竞争环境下的独立市场主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受生死考验和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凡是非公共服务都要有市场提供。言外之意是企业和政府出了问题。现在我发现,我国真正控制企业和政府的是政党。
我国政党控制体系不改革,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有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这些微观经济主体也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有竞争优势。我国现在约17万家国有企业占了全国多少资源?可是它们平均每家企业需要每年支出几千万供养党团的费用,而国外企业却不需要供养任何党团机构。仅这一条,我国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内就有自身制度安排的天然大劣势。
只要17万多家国有企业每年要支付10多万亿的养党经费(含办公场所租金),假以时日,这些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内就不可能和任何一家没有巨额养党团经费的外国企业同台竞争,除非我们违反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给自己的国有企业巨额的财政补贴、税收补贴和国有土地免费使用等国有资产补贴。但这是以损害国家长期竞争力和全体国民的经济收益为代价的。
我现在发现的有关国有企业的这个问题在国内经济学界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者探讨过,研究过,可以讲是研究盲区。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把政府改革为只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非公共服务均由市场提供,企业提供。可是我国的真实情况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不只是政府,更重要的是执政党在提供公共服务,执政党不仅要用独立的各级党务系统来提供公共服务,还要通过控制各级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执政党还在通过干预市场和企业来提供非公共服务。
执政党通过每一个国有企业党务机构来控制企业的各项重大决策、日常经营管理和人事掌控权等来提供非公共服务和产品。不仅如此,我们的执政党还通过派出党团机构控制和掌握了非营利性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的重大决策、日常运转管理等。现在的思考和研究真的吓了我一大跳,自已以前的学术思想有重大缺陷。
附录1
今天上午湖南一家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兼总经理WSY先生对我讲,他所在企业职工1400人,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利润500万,不交税(军品),有专职党务人员40多人,团委专职人员2人。所有党团专职人员的年薪金、工作经费约200万元,未含专职党团人员办公场所租金。其中有少部分专职党务人员兼任一些行政副职。党务年活动经费20多万元,办公、招待、宣传等经费50多万元,党务人员工资约120万元。
附录2
一大型国企集团有员工近30万,每年销售收入几千亿元,年利润大约100个亿,党团工群专职工作人员估计约占总员工的3%—5%。该企业以1万专职党团工作人员估算,每人每年工作经费和薪金为20万元,则总经费为20亿元,未估算这1万人办公场所的房租费用。党团经费20亿占了企业年总利润的20%,算上房租会更高。